2月21日,《江苏法制报》06版以《靖江依法对一职务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》为题报道了靖江市检察院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的相关做法。

靖江依法对一职务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
季鸣飞 刘苏杰
1月17日,靖江市检察院对1名涉嫌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理财的工作人员采取取保候审措施。
2018年12月29日,靖江市监察委员会对张某挪用公款300余万元一案进行立案调查,并于2019年1月2日对张某采取留置措施。2019年1月11日,监察委员会将该案移送靖江市检察院审查起诉,该院依法于同日对张某先行拘留。
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,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、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。张某涉嫌挪用公款罪且数额巨大,其法定刑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作出逮捕决定似乎顺利成章。然而在审查案件过程中,承办检察官却注意到了更多需要考虑的细节:张某单身,随其生活的女儿目前就读高三,学习成绩优异。对张某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符合法律规定,但张某的女儿怎么办?即将迎来的人生大考怎么面对?
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“批准或者决定逮捕,应当将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、情节,认罪认罚等情况,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”,张某自愿认罪认罚,且有自首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,对其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,且能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,不致因张某一时的错误影响两代人的人生。承办检察官及时将相关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,最终,经检察长决定,该院依法对张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。